世上沒有嬰兒這東西

[Original source of this article]

Author: 李卓穎

以上這句話是著名精神分析學家 Winnicott 說的。意思是嬰兒不是獨立存在的,有嬰兒必定有照顧他的人和存在的環境。所以,要認識一個孩子,必須同時認識他所在的環境和身邊的人。從事兒童和家庭工作的人都清楚,個案的受助者雖然是孩子,但是問題往往是跟整個家庭有關。

曾經聽過這麼的一件事。有幾個太太在閒談,其中一位一邊緊抱著兩歲大的女兒,一邊訴苦說自己六歲兒子的學業成績差和操行不好。其他人都嘗試安慰她,叫她不要灰心;怎料她冷冷的回答:「不,他是沒希望的了。」

雖然我們不清楚那男孩子情況有多壞,但可以看得出這位太太相信兒子的問題是與她無關,並且已對他不存寄望。只是,她說的這話正正在告訴我們,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!

要了解家庭中出現的問題,除了要考慮個人因素外,亦可以從其他層面去理解。正所謂人生如戲,家庭若是一個舞台,那麼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有其角色。我們會問,這齣戲的人物關係是怎樣的?有沒有經常重複的既定場面 (例如,每次父母吵架都要子女去調停,然後冷戰數天)?這些場面在戲裏有什麼意義?帶出了什麼信息?心理分析學指出,歷史是傾向重複的,尤其是如果人不願意反省的話。我們若能夠看懂這齣戲,便有可能改變角色的命運,避免重複性的傷害。

所以,家長若因為教養子女而感到懊惱,可以在冷靜之後反省一下,孩子的行為表達了什麼?整件事情在家的層面是怎樣的一回事?而我在這事上有何角色?這些問題並不容易,也可能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。將孩子的問題訴諸食物、營養、病理、甚至風水是容易的,因為表面看來這些問題總有方法去處理。自省則需要不少勇氣和決心,因為有可能要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並且作出改變。

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而這經可能是一劇本。與其讓自己盲目的重複著劇本的某些場面,何不一家人同心創造自己的故事呢?